从-40℃到60℃!我国无人机动力电源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同日,这款创新电池成功适配了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精心设计的新型工业级复合翼无人机,并在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广袤而蔚蓝的天空下,圆满完成了首次试飞任务。此次试飞不仅是对无人机性能的全面检验,更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无人机动力电源领域取得的重要技术突破的有力证明,相关技术指标已跻身国际领先行列,为全球无人机动力技术的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这款无人机所搭载的高比能锂电池,其能量密度惊人地达到了400Wh/kg,这一数据远超同类电池,为无人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续航能力,使得无人机的飞行时间得以延长20%至40%,极大地拓宽了无人机的应用场景和作业范围。更为先进的是,该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也达到了340Wh/kg,即便在极端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如-40℃的严寒或60℃的酷暑,都能保持稳定的性能输出,确保了无人机在各种复杂环境中的可靠运行。
试飞当天,搭载着这款高性能电池的无人机,在科研人员的密切关注下,从长海县某机场腾空而起,开始了长达3小时的飞行试验。从起飞时的平稳升空,到爬升阶段的迅速响应,再到高速巡航时的稳定表现,直至最后的精准降落,每一个测试环节都进行得有条不紊,充分展示了无人机与电池系统的完美融合与卓越性能。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