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舍”之距:春秋两大人物与“退避三舍”的传奇故事
发布时间:2024-11-26 00:20:36来源:
成语 “退避三舍” 中的 “舍” 是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所以 “三舍” 即九十里,按照现代的长度单位换算,周代一里约为 415.8 米,九十里则为 37422 米左右.
这个典故涉及到春秋时期的晋文公重耳和楚成王. 以下是相关故事:
-
重耳流亡: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了十九年 。重耳到了楚国后,楚成王以诸侯礼接待了他,在一次宴会上,楚成王问重耳如果以后当上晋国国君,如何报答自己,重耳表示若两国交战,愿命令军队退避三舍.
-
城濮之战:后来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即晋文公。公元前 632 年,晋国和楚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履行当初的承诺,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晋文公也因此奠定了其春秋霸主的地位.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